新聞中心

全國政協常委陸桂華: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常委陸桂華: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時間:2022-12-26 14:44 來源:未知 作者:中國水土保持學會 點擊: 104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我結合分管的水土保持等工作,近一段時間先后到福建、江蘇、江西、四川、浙江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場察看了福建龍巖長汀縣、江蘇南京江寧區、江西贛州上猶縣、四川德陽旌陽區、浙江衢州龍游縣等地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和運行管理情況,進一步認識到,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抓手,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就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要求。近幾年來的中央1號文件多次對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作出明確部署。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運用系統思維,整合各方資源,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一項系統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是以小流域為單元,以村莊和水域周邊為重點,統籌農村生產、生活、生態要素,山水林田路村統一規劃,治山、治水、治污與致富相結合,在實施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時,協同推進流域水系整治、污水垃圾處理、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產業發展,合力打造山青水凈、村美民富、人水和諧的美麗鄉村。

可以說,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傳統小流域治理的升級版、新時代版,即由過去水土流失單一治理轉變為綜合治理,由部門推進轉變為協同共治,由政府投入轉變為多元化主體投入,由生態優勢轉換為經濟社會優勢,以良好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

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切實履行國家生態安全的政治使命,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具體行動,在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綠色產業發展,構建自然生態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工程和重要抓手

調研了解到,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深入實踐,建成了一批生態清潔小流域,創建了一批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在保護水土資源,打造生態水系,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生態產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明顯改善了生態環境。水土流失是生態退化的集中體現,通過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等多種措施結合,實施坡耕地整治、淤地壩、崩崗、石漠化治理等重點工程建設,治理區的水土保持率和植被覆蓋率明顯提高;通過實施溝道治理、生態護岸、截排水溝、堰塘池壩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設,小流域內的河段水質明顯提升,建成了自然親水的生態河道,改造了水環境、營造了水景觀,提升了居民獲得感。

江西省上猶縣,水土保持率從2013年的78.64%提高到了2020年的88.6%,明顯高于當年所屬的贛州市水土保持率82.35%和江西省水土保持率85.87%。福建省長汀縣2020年水土保持率達93.22%,高于全省92.05%的平均水平,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植被覆蓋率由10%~30%提高到77%~91%,生物多樣性得到快速恢復。江西省寧都縣勾刀咀小流域水土保持率由治理前的78.52%提高到治理后的97.77%。凡是已建成的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率均常年保持在較高水平,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

二是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夯實了發展基礎,有力促進了生態產業發展。水保打基礎、產業促發展、群眾得實惠。通過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改善了治理區農業生產條件,為發展生態產業和增加農民收入打下了堅實基礎。結合水土流失治理,圍繞農業資源和鄉村特色,建設優質果園、生態茶園、苗木基地,控制面源污染,禁用有毒農藥,限制化肥使用,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和鄉村旅游業,促進優質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

福建省寧化縣依托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積極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形成了油茶、茶葉和水果等規?;?、集約化特色農業產業,居民收入顯著提高,從1995年的1919元增加到2020年的16783元,增長了8.7倍。江西省上猶縣通過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創建,推進了全縣“兩茶一苗”(茶葉、油茶和珍貴苗木)農業特色產業穩步發展,至2020年底全縣茶葉種植面積已達11.51萬畝、油茶36.52萬畝、苗木3.3萬畝,“兩茶一苗”年產值達4.8億多元,農民戶均增收3500多元,2020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34元,是2015年的1.63倍。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實施后,建成蘋果產業開發示范區400畝,興建經果林795畝,年增加經濟收入344.77萬元,項目區人均增收2904元。

三是生態清潔小流域搭建了共治平臺,合力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通過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實施集中供水、雨污分流,污水無害化處理,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畜禽養殖整治,村莊綠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保留鄉村田園風貌,留住綠水青山,記住鄉情鄉愁。

福建省寧化縣結合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積極引導農戶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坡耕地、拋荒地、宜林荒山荒地、低質低效林地),種植當地樹種,綠化美化家園。北京市以水源保護為中心,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污水、垃圾、廁所、溝道、面源污染五個同步治理,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保護首都綠水青山。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將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作為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通過對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不斷改善農村生態宜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讓群眾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

   幾點建議

調研中還了解到,各地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統一規劃實施整合難、生態產業發展突破口找準難,建設資金需求量大落實難、建后運行維護管理難、水源保護區做群眾工作難(止耕禁養、禁花減菜、生態移民)等,針對這些問題,為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把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抓手,列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書記縣長一把手親自抓;利用已有水土保持委員會、河湖長制平臺,建立協調會商機制;組織協調農業、林業、國土等相關成員單位,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實施、統一驗收,加強協同聯動,整體推進。建議相關部門研究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的政策措施,以統籌有序推進這項工作。

二是強化工作統籌。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理念,統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治理,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統籌治山治水治污,將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產業、水系整治、高標準農田、礦山修復、人文景觀、人居環境改善等各項建設結合起來,協同推進。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各記其功,建立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目標責任考核評估制度,壓實水土流失治理相關主體責任。

三是強化機制創新。探索將水土流失治理與鄉村振興結合的新路徑、新模式。制定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政策措施;推廣“公司+基地+農戶”運作方式,農戶可入股水保生態產業的專業合作社,打造水保富民產業集群;實行以獎代補、村民自建等建設模式,推廣利用以工代賑,組織動員水土流失治理區農村勞動力參與工程建設;制定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建后運行管護制度。

image.png

image.png來源:《人民政協報》(2022年10月13日 第06版)

作者:全國政協常委 水利部原副部長 陸桂華

版面編輯:王菡娟

新媒體編輯:莫愁

審核:周佳佳

57bbw另类痉挛,黎山老母薛丁山舒服,2023年三 片在线的,抖音国际版 tiktok色板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